Fe与Fe2O3的混合物2.72g,加入到50mL 1.6mol/L盐酸中恰好完全溶解,经KSCN检验,溶液不显红色,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反应后溶液中Fe2+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 L
铬的化学丰富多采,实验结果常出人意料。将过量30% H2O2加入(NH4)2CrO4的氨水溶液, 热至50oC后冷至0oC,析出暗棕红色晶体A。元素分析报告:A含Cr 31.1%,N 25.1%,H 5.4%。在极性溶剂中A不导电。红外图谱证实A 有N-H键,且与游离氨分子键能相差不太大,还证实A 中的铬原子周围有7个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铬原子形成配位键,呈五角双锥构型。
3-1 以上信息表明A 的化学式为:;可能的结构式为:。
3-2 A 中铬的氧化数为:。
3-3 预期A 最特征的化学性质为:。
3-4 生成晶体A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
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T1时a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b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T2时相应为c、d)。T3为临界温度,此时A和B完全互溶。图中曲线内为两相,曲线外为一相(不饱和液)。某些物质如H2O和(C2H5)3N,C3H5(OH)3和间-CH3C6H4NH2有低的临界温度(见示意图2)。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T3
T2 c d
T1a b18.5° C
A 100% 80% 60% 40% 20% 0%H2O(C2H5)3N
0% 20% 40% 60% 80% 100% B
图 1图 2
2-1 解释图1中T3存在的原因。
2-2 说明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
2-3 描述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的互溶过程。
12.0g含2种化合物(由常见元素组成)的近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盐酸, 释放出2.94L气体(标准状态), 气体密度为同温度下空气密度的1.52倍; 剩余的不溶性残渣含氧53.2%,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稀碱溶液。通过计算分别写出2种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乙酸在磷酸铝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试剂A。核磁共振谱表明A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差别;红外光谱表明A分子里存在羰基,而且,A分子里的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A很容易与水反应重新变成乙酸。回答如下问题:(1)写出A的结构式。(2)写出A与水的反应方程式。(3)写出A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4)写出A与氨的反应方程式,有机产物要用结构式表示。(5)写成A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有机产物要用结构式表示。
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近期发现不需要外加能源、节约水源而能除去废水中的卤代烷(有碍于人类健康)的方法:把铁放在含卤代烷的废水中,经一段时间后卤代烷“消失”。例如废水中的一氯乙烷经14.9d后就检不出来了。目前认为反应中卤代烷(RCH2X)是氧化剂。写出反应式并说明(按原子)得失电子的关系。
(2) 电解NaCl—KCl—AlCl3熔体制铝比电解Al2O3—Na3AlF6制铝节省电能约30%。为什么现仍用后一种方法制铝?
(3) NH4NO3热分解及和燃料油[以(CH2)n表示]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热分别为:
NH4NO3 = N2O + 2H2O + 0.53 kJ/g NH4NO3…………(1)
NH4NO3 = N2 + 1/2 O2 + 2H2O + 1.47 kJ/g NH4NO3………(2)
3n NH4NO3 + (CH2)n =" 3n" N2 + 7n H2O + n CO2
+ 4.29n kJ/g NH4NO3 ……(3)
试问:由以上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哪些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4) 参照水溶液化学反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在液态BrF3中用KBrF4滴定Br2PbF10,过程中出现电导最低点。写出有关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