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
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 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A.赋税征收以实物为主 | B.闭关政策下农民负担较重 |
C.各关口税率不尽相同 | D.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
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的一段话:“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如机器盛行,则失业者渐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这段话表达的基本统治思想是
A.重农抑商 | B.中体西用 | C.以农为本 | D.农商并重 |
下列作者与文学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雪莱—《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 B.海名威—《老人与海》 |
C.雨果—《悲惨世界》 | D.贝克特—《等待戈多》 |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辩论,你认为哪一项是不妥的
A.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D.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 |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