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下列叙述中,属于元朝中央控制地方的措施有()
①地方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②地方军政要务需呈报中书省
③中央以监察机构监督④地方官不得调动军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中四幅图最能体现中国历史上皇权变化特征的是()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汉武帝以后,汉朝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地方高官 | B.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 C.举荐官吏候选人 | D.征收地方赋税 |
结合下图,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