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玉米短节植株与长节植株是一对相对性状,皱缩叶与正常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玉米叶脉的颜色有绿色和褐色两种,茎秆有甜和不甜两种。下面是科学家分别用玉米进行的两个遗传实验。

实验一:纯合的短节皱缩叶植株与纯合的长节正常叶植株杂交,F1全部为长节正常叶,F1自交,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叶的比例为9:3:3:1。
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F1自 交,F2的绿色叶脉不甜植株、褐色叶脉甜植株比例为3:1。
(1)如果控制节长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而控制叶形状的基因用B和b表示,请在答题卡方框中画出实验一中的F1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提示用长线条表示染色体,用其上的短线条表示基因位置,如右图所示。)
(2)与实验一的F2结果相比,你从实验二F2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3)根据你发现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说。                                                              
                                                                       
(4)根据你的假说,请写出实验二的遗传图解(提示: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控制叶脉颜色的基因用R和r来表示,控制茎秆甜度的基因用M和m表示,不存在基因致死的情况。)
(5)你如何验证你的假说是否成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离体的枪乌贼(海洋动物)巨大轴突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4-10-5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4-10-5中造成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某种离子的跨膜运输,该段这种离子的跨膜运输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耗能;若适当降低该轴突外的Na浓度,则________将下降。
图4-10-5
图4-10-6
(2)某同学用该轴突做了如下实验(见图4-10-6所示):取一灵敏电流计,在上述受刺激部位左侧1.0 cm处的膜外连接一个电极,在其右侧1.5 cm处的膜外连接另一电极,在该部位给予适当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次偏转,这个实验可验证神经冲动在轴突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
(3)在动物体内的神经冲动传递中,突触小体可以完成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图4-10-4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4-10-4
(1)由图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图中所示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同时抑制肝糖原和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某人体内含有某种抗体,该抗体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而使此人出现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_______(“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原因导致的疾病属于________病。
(3)胰岛素由________细胞分泌,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可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_____________的调节。在血糖调节中,血糖浓度降低后的信号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__________。

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一棵,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图4-9-8所示),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小时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时间。

图4-9-8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________细胞分裂,促进______________的衰老和脱落,在将要_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叶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A处滴加的溶液是一定浓度的________溶液,B处滴加的溶液是________,滴加的量要________。
(4)实验进行4天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
(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即保绿)的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________组实验。
(6)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除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外,在根本上是________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4-9-7
(1)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9-7中曲线________可表示双子叶植物,最好用图中________点浓度的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法处理插条。
(3)植物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此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现象。
(4)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材料用具: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程序:a.浸种→b.分组处理→c.________→d.观察记录
实验数据: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5%
85%

请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程序的步骤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实验数据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单侧光与重力均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为探究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处理,燕麦弯曲生长情况用柱状图乙表示。



乙丙


图4-9-6
(1)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假如降低单侧光的强度,图甲②可能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假如三组实验处于失重状态下,那么三组芽的弯曲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段时间后,第③组燕麦长成了图丙所示的形态,燕麦根向地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________,能体现这种特点的实例还有________。
(3)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机理可以用图丁简单表示,图中物质A转变为B发生在________(细胞结构),该图表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