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A.I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
B.I![]() |
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
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I方式进入细胞的 |
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1![]() |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3∶1![]() |
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l∶l![]() |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3∶l![]() |
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A.DDTT和ddtt杂交,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是1/4
B.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含有DD的配子类型,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杂合子的白色球状南瓜有4000株,纯合子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
A.1333株 | B.2000株 | C.4000株 | D.8000株 |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的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④ |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