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注:“+”表示有;“一”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蔗糖 |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
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
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
B.T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淋巴因子 |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
将杨树枝条扦插,不久后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A.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 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节 |
C.DNA的复制和表达 | D.中心粒的复制和向两极移动 |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能发生颜色变化,可用于检测细菌、病毒。被镶嵌进识别器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 | B.核酸 | C.蛋白质 | D.纤维素 |
绿萝属于半阴生蔓藤植物,喜湿润环境。科研人员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育良好的绿萝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分析回答:
(1)限制图甲中a-b段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图甲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净光合速率由e点急剧下降到f点的主要原因是。
(2)图甲中f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
(3)科研人员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绿萝幼苗随机分成四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1组在遮荫条件下培育90天;
第2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90天;
第3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60天后移到室内继续培养30天;
第3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30天后移到室内继续培养60天。
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与第1组处理得到的绿萝植株相比,第2组处理得到的绿萝植株出现的明显差异是。
②若绿萝因较强光照叶片绿色变浅,恢复其绿色的培育方法是。
③实验数据表明,要得到主枝条数多且叶色正常的绿萝植株,应采用上述第几组的培育方法?。
(4)绿萝有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下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重组DNA分子 |
B.若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
C.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体外受精、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 |
D.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可直接与B进行体外受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