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E→G发生的场所一定是细胞核
②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③G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④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E中碱基对的排列次序不同
⑤E具有特异性是由(A十G)/(T+C)来决定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⑤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某闭花授粉植物(2n=28)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DD×♂dd杂交中,若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及在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分别为
A. 13或15高茎或矮茎 B. 14高茎或矮茎
C. 13或15高茎 D. 14高茎

下图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A.④过程中①的干重不断增加
B.④过程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C.①到幼苗过程细胞中核DNA的种类不变,RNA不同
D.若③中细胞的基因型为EeFf,则②中细胞的基因型为EeeFff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导致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某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得以保存和繁殖。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C.逐代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下列关于植物育种和生长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②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种子种下去可继续发育成无籽西瓜
③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会长成穗大粒多的小麦
④植物在扦插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
⑤由于没有土壤,只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
⑥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正确的理解是
①环境的改变引发物种产生适应的变异
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
③遗传能使有利的变异在后代得到积累
④定向的变异使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普遍性
⑤不定向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可能产生出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