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玉米间的杂交,F1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若使F1全部高茎进行自交或自由交配,则F2的表现型比分别为 ( )
A.5:1和8:1 | B.3:1和3:l | C.5:.1和3:2 | D.3:1和1:1 |
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蔗糖溶液(g/mL) |
细胞变化 |
0.30 |
发生质壁分离 |
0.25 |
无明显变化 |
0.20 |
有胀大趋势 |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
C.验证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有机化合物 |
组成元素 |
甲 |
C、H、O |
乙 |
C、H、O,有些还有N和P |
丙 |
C、H、O、N,有些还含有Fe、S |
丁 |
C、H、O、N、P |
A.细胞核中含甲类化合物B.肺炎双球菌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叶绿体能合成丙类化合物D.核糖体及染色体中均含丁类化合物
右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需氧呼吸 |
B.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
C.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
D.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 |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糖产酒,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6∶5 |
B.甲、乙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