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 B.以文治国 | C.分科考试 | D.学而优则仕 |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民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邀请共产党组建民主联合政府 |
B.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国共合作正式确立 |
C.共产党希望联合国民党,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蒋介石已经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
“共产党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总暴动”。在中共历史上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是 ()
A.1927年八七会议 | B.1935年遵义会议 |
C.1935年瓦窑堡会议 | D.193![]() |
“以法治国”是现代民主化发展的基本体现,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
B.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传入我国 |
C.中国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
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