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公平竞争 | B.以文治国 | C.分科考试 | D.学而优则仕 |
“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使中国人解除这种痛苦的是
| A.辛亥革命 | B.护国运动 | C.北伐战争 | D.解放战争![]() |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此话反映了他主张( )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 B.创立民国![]() |
| C.社会革命 | D.关注民生![]() ![]()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在政治上主张实行( )
| A.群主专制 | B.共和制 | C.君主立宪制 | D.联邦制![]() ![]() |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江流域出现的第一批近代工业中不包括
| A.机械制造业 | B.采煤业 | C.冶铁业 | D.纺织业![]() |
清朝晚期,有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当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政府同外国的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最早应发生在
| A.1842年 | B.1844年 | C.1858年 | D.189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