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真对这种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法币蒌了铁幕演说 |
B.英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B.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
C.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
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③“新经济”出现 ④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B.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 D.③④正确①②错误 |
实施社会救济贯穿于罗斯福新政的始终,新政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工人的政策,但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因为()
A.执政党仍然只为资产阶级服务 |
B.美国仍然以社会主义国家为敌 |
C.新政并没有触动所有制的形式 |
D.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毕竟有限 |
下面的示意图说明,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的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失业人数迅速下降,这说明()
A.建立法西斯专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好办法 |
B.德国纳粹党疯狂屠杀失业者,使之人数大为减少 |
C.希特勒瞒报失业人数,进行欺骗宣传 |
D.建立法西斯专政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途径之一 |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推行贸易自由化 |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C.扩大进出口数额 | D.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