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关资料显示,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联系有主观联系和客观联系之分
③联系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孤立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这反映了
①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③矛盾有主、次要矛盾之分
④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长,而在于最矮的木板有多长。这就是经济学界最著名的“木桶理论”。据此回答18—19题:
“木桶理论”蕴涵的哲理是

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B.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不等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D.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况起决定作用

“木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 D.办事情要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下列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的观点的妙言警句是

A.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B.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是江河
C.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D.不怕慢,就怕站

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C.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