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圈”。读图回答12-14题。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①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②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③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②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④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种景观。图甲为中国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甲中()
| A.M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
| B.N区河流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 |
| C.K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 |
| D.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图乙中乙 |
图乙中()
| A.①作用使甲岩石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 |
| B.②作用多发生在莫霍界面以上 |
| C.③作用形成丹霞地貌 |
| D.④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
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 |
|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
| 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 |
|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 |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这次地震的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灾害损失较重。关于此次地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鲁甸向四周震级减小 | B.昭通市各地的烈度相同 |
| C.受灾程度与建筑结构相关 | D.可能诱发滑坡及火山爆发 |
下图为某气压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各纬度带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是()
| A.20°~30°盛行东北风 |
| B.30°~40°盛行上升气流 |
| C.40°~50°盛行西北风 |
| D.50°~60°盛行下沉气流 |
图示季节()
| A.贵阳空气清凉,冻雨不断 |
| B.杭州春暖花开,雨雾绵绵 |
| C.昆明气温较高,正值雨季 |
| D.北京秋高气爽,红叶满山 |
下图为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 C.热带沙漠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该气候类型()
| A.在全球各大洲均有分布 |
| B.甲地比乙地的气温年较差小 |
| C.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
| D.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夏季易发洪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