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及北极星光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南半球,回答15~16题。此刻在某地测得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那么该地的纬度应为
A.43°N | B.45°S | C.43°S | D.45°N |
若该图表示某月某日北京时间8:00,再过2小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是
A.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1日的地区各占一半 |
B.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3日的地区各占一半 |
C.12月22日的地区大于12月21日的地区 |
D.12月23日的地区小于12月22日的地区 |
雪线指的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读“雅鲁藏布江流域雪线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95°E附近影响雪线高度变化的地理因素主要是( )
A.纬度 | B.经度 |
C.洋流 | D.大气环流 |
下列关于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线高度与气温呈负相关,雪线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
B.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高 |
C.从坡度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雪线偏低 |
D.从坡向上看,海拔相同的地点,向阳坡雪线较高 |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自然景观图”,图中甲处有一系列的瀑布群,景色优美,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 B.南半球的暖流 |
C.北半球的暖流 | D.南半球的寒流 |
下列对图中甲、乙两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乙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1月 |
B.甲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乙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
C.甲河段地势高,结冰期长;乙河段地势低平,结冰期短 |
D.甲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乙河段地势低平,流速较慢 |
下表为乌鲁木齐地区2015年高三年级月考时间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科目与时间 |
1月23日 |
1月24日 |
1月25日 |
上午 |
语文 10:00—12:30 |
数学 10:00—12:00 |
外语 10:00—12:00 |
下午 |
化学(理) 政治(文) 15:30—17:10 |
物理(理) 历史(文) 15:30—17:10 |
生物(理) 地理(文) 15:30—17:10 |
此次考试期间,乌鲁木齐与喀什相同的是( )
A.昼夜长短 | B.日出时间 |
C.正午太阳高度 | D.地球公转速度 |
地理学科考试结束时,乌鲁木齐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警察恰好位于路灯的杆影处,其位置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回答下列问题。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
B.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南信风影响 | B.盛行下沉气流 |
C.盛行上升气流 | D.受西北季风影响 |
读红海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类岩石广泛分布于大洋地壳 |
B.是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 |
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
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
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壳( )
A.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