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       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       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文学作品写道:“1977年的元宵节,狗蛋他爹做了几个灯笼拿到街上卖,马上被公社干部指责为走资本主义道路。”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文革社会动乱导致    B.仍然坚持“左”倾错误
C.人们思想守旧导致   D.改革开放尚未深入人心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曾说,“历史上凡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要人心改变,也要有一种与这心力强度相等的力去反抗它才行”。这说明影响他思想的历史观是

A.现代化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化史观 D.文明史观

毛泽东的下列文章,按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新民主主义论》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