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时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时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
B.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C.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 |
D.Na2O2晶体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
B.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
C.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D.电解58.5 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 |
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①:2.7gAl X溶液
Al(OH)3沉淀
方案②:2.7gAl Y溶液
Al(OH)3沉淀
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 mol/L,下图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向Y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溶液的溶质为AlCl3,Y溶液的溶质为NaAlO2 |
B.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C.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
D.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已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
HClO |
H2CO3 |
Ka=1.8×10-5 |
Ka=3.0×10-8 |
Ka1=4.4×10-7 Ka2=4.7×10-11 |
右图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c(ClO-)> c(CH3COO-)> c(OH-)> c(H+)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 H2O =HClO+CO32-
C.图像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
D.图像中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
现有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且在常温下X的单质呈气态,Y的单质呈固态。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X、Y位于第ⅠA族,则X、Y可能与氧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的化合物 |
B.若X、Y位于第三周期,则X、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
C.若气态HnX的沸点高于HnY,则X、Y只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ⅥA族 |
D.若X,Y位于周期表的同一周期,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可能是HnXOm>HaYO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