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 molX和1 mol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
C.若升高温度Y的转化率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D.达到平衡时,X与Y的浓度相等 |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2的硫酸溶液中c(H+):c(OH-)等于2:1,稀释100倍后二者的比值几乎不变 |
B.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Ba2+、Cl-、Br-、HCO3-一定能大量共存 |
C.1.0×10-3mol/L盐酸溶液的pH=3,则1.0×10-8mol/L盐酸溶液的pH=8 |
D.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10-12,若使pH=1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两者的体积比为1: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
B.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
C.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
D.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
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C8H10中只有4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
B.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2种一氯代烃 |
C.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
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7取代,所得产物有3种 |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
C.碱性:NaOH>Mg(OH)2 | D.非金属性:Cl>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