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如图甲是苯丙氨酸在人体内的代谢示意图,已知基因A突变为a会导致白化病,基因B突变为b会导致苯丙酮尿症。图乙是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的家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B发生突变的个体会既患苯丙酮尿症,又患白化病 |
B.图甲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
C.7和8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可能性为5/8 |
D.5和8基因型相同的几率为2/3 |
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
普通果蝇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而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染色体的这种结构变异方式称倒位。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 |
B.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都属于基因重组 |
C.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之间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
D.这两种果蝇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
研究发现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用a表示),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用b表示)形成杂交分子(见右图),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
B.过程II需t RNA、mRNA、rRNA等的参与
C.邻近基因表达旺盛的细胞易出现无限增殖的特征
D.能够抑制反义RNA转录的药物可预防癌症的发生
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欠科学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D.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