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1月至4月,全国累计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152家,同比增长8.6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8.03亿美元,其中近60%投向了制造业,我国己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最重要的“生产基地”。跨国公司大量在我国投资办企业(   )
①是生产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②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根本途径
③客观上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3月24日,央视<新闻1+1>以《校服如何“致青春”?》为题,对重庆巴蜀中学推行校服改革一事进行了关注。他们根据时代的发展,一改沿袭20多年的运动型校服,设计出新颖时尚、青春靓丽的英伦校服,使不少学生对校服的态度从“不想穿”变成“想要穿”。学生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如实的正确反映
②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近年来,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为此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强调“信心”的重要性。本次金砖国家在新德里召开峰会,继续强调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传递信心,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强调“信心”,是因为( )
①信心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②信心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增长
③信心可以推动经济主体积极参与经济活动
④信心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漫画《捞鱼》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B.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办事情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

长期以来,农民对秸秆的处理大多采取焚烧的方式,严重污染空气。近年来,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地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抱菇,自蘑菇厂建起来后,对秸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了香悖悖,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对秸秆利用的有益探索说明
①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④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我在故我思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心外无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