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21~23题。
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资源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方案相比较()

A.西线地区人口最稀少,调水量最大 B.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
C.东线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原有水道,实现自流 D.三条路线均可把水调入首都北京

从长江流域向北方调水的有利条件是()

A.长江流域人口较少,水资源的利用较少
B.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仅次于珠江流域,水源充足
C.长江流域年径流量较北方地区河流稳定,径流量的季节分布比北方地区河流相对均衡
D.南方地区地势普遍比北方高,三个方案均可实现自流调水

东线调水工程对沿线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
B.沿线地下水位抬升,可解决用水紧张问题
C.工程沿线可能使土壤盐碱化更加严重
D.有利于沿线城市污水的排放

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和终点是()

A.四川盆地、上海 B.川渝地区、北京
C.塔里木盆地、北京 D.塔里木盆地、上海

南水北调工程将给北方地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A.控制地下漏斗区的进一步扩大 B.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C.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