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了当时国人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
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确立的依据分别是指
A.血缘和地域 | B.部落和姓氏 | C.性别和年龄 | D.种族和国籍 |
秦代“废分封,行郡县”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B.打破了门阀世族的垄断 |
C.去除了部族政治的残留 | D.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
秦代确立了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三公”分别是
A.内阁、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 | B.尚书令、侍郎、仆射 |
C.中书舍人、枢密使、三司 | D.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至上 | B.“家天下” | C.皇位世袭 | D.天下共主 |
(西晋时)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晋书·惠帝本纪》),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下列哪种制度造成的
A.皇位世袭制 | B.嫡长子继承制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