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A.“春秋大一统”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
D.“君权神授” |
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2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7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出现于1885年,中国第一辆汽车出现于20世纪初;世界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3年,中国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9年。从三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看出( )
A.中国日益融入世界 |
B.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
C.中国近代经济不断发展 |
D.近代交通工具受到国人欢迎 |
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迁与晚清时期相比,区别在于()
A.变迁的领域 | B.效仿的对象 |
C.变化的方向 | D.政府的作用 |
深圳开放为特区之后,有人说:“在深圳这块土地上,除了五星红旗是红的外,其他一切都是‘黄’的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之间变成解放前。”这些言论主要表明()
A.特区缺乏对资本主义的鉴别 |
B.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存在差异 |
C.特区没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D.特区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
“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没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进步。”“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文化大革命”对改革政策出台的主要影响是()
A.完善了中国经济制度 |
B.宣告了原有政策的失败 |
C.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D.鼓励民众发展私营经济 |
1975年2月,邓小平开始整顿铁路,要求全国铁路必须由铁道部统一管理,铁路运输必须由铁道部集中指挥,铁路职工必须由铁道部统一调配。对制造事故、杀人抢劫、煽动停工停产、煽动哄抢物资的人员依法打击。到4月份,全国20个铁路局除南昌外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整顿铁路的目的是()
A.彻底否定“文革” |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加快铁路建设步伐 |
D.恢复遭到破坏的计划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