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的有机物I是印制防伪商标的一种原料,在紫外光辐射下I可转变成结构Ⅱ(显橙色),反应如下(R1、R2、R3是烃基):
有关上述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属于芳香烃 | B.II可看作醇类 |
| C.I、Ⅱ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 D.I和II互为同分异构体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醛类催化加氢后都得到饱和一元醇 |
| B.甲醛、乙醛、丙醛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
| C.将2%的稀氨水逐滴加入2%的AgNO3溶液中,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可制得银氨溶液 |
| D.将2%的NaOH溶液4~6滴,滴入2mL 10%的CuSO4溶液中制得Cu(OH)2悬浊液,用作检验醛基的试剂 |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①② | B.①⑤ | C.①④ | D.①③④ |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正己烷、1-己烯、乙醇、苯酚水溶液4种无色液体,应选用
| A.酸性KMnO4溶液 | B.饱和溴水 | C.NaOH溶液 | D.AgNO3溶液 |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乙烷和氯气混合 | B.乙烯与氯化氢混合 |
| C.乙烯和氯气混合 | D.乙烯通入浓盐酸 |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可以说
A.该有机物中含C、H、O三种原子
B.该化合物是乙烷
C.该化合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1∶3
D.该化合物中含2个C原子、6个H原子,但一定不含有O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