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
|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
| C.古希腊民主是全民民主,近代西方选举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
|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民主权 |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 A.政治协商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C.民主集中制度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所谓“里程碑”表现在(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
|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天翻地覆”的含义是( )
| A.开始战略反攻 | B.推翻国民党政权 |
| 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主力 |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
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的声明指出:“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下面哪一史实可以佐证这一声明(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 B.国共联合赢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
| C.全民族抗战正式爆发 |
| D.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英勇抗战 |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一文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由此可见,创办该报的主要目的是( )
| A.传播商业信息 | B.报道国内外大事 |
| C.宣传政治主张 | D.娱乐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