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
|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如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 )
表
|
货物 比重 年份 |
甲 |
乙 |
丙 |
丁 |
|
1871~1873 |
2.8 |
30.2 |
0.9 |
0.9 |
|
1881~1883 |
5.8 |
22.8 |
0.3 |
1.1 |
|
1891~1893 |
14.6 |
20.5 |
5.9 |
1.8 |
|
1901~1903 |
18.6 |
19.7 |
4.2 |
1.7 |
|
1909~1911 |
12.8 |
16.7 |
4.8 |
3.0 |
|
1919~1921 |
9.6 |
18.4 |
2.4 |
5.0 |
| A. |
钢铁 |
B. |
棉纱 |
C. |
米 |
D. |
棉布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
| A. |
扩大地方权力 |
B. |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
| C. |
健全中央机构 |
D. |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
如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 A. |
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
| B. |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
| C. |
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
| D. |
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
| A. |
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
B. |
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
| C. |
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
D. |
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 A. |
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
| B. |
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
| C. |
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
| D. |
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