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
“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
②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
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
④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
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
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
①儒家思想有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学习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 B.统治集团的斗争 |
C.杜会环境的变化 | D.其它学说的衰落 |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
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
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
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