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多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
|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
|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
|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有明显错误的是
|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 B.《论西汉察举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
|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清末御史张瑞萌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于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使内阁不复存在④扩大统治基础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 A.荐举制 | B.封邦建国制度 |
| C.科举制 | D.三省六部制 |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官僚体制,而官僚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官僚的选拔和权力的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权力的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确立三省六部制 |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
| C.废丞相,设内阁 | D.废分封,置郡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