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丹麦沦陷,著名科学家、诺贝尔获得者玻尔巧妙地用“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把金质奖章溶解:
Au + HNO3 + 3HCl=AuCl3 + NO↑ + 2H2O,并保存在一个容器中。
(1)根据以上信息,写出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 。
(2)战后玻尔向该容器中投入金属铜就使黄金从溶液中析出,并重新铸造成与原来十分相似的诺贝尔奖章。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约占空气体积的78%、 约占空气体积的21%。
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氧,③水银,④冰水共存物,⑤碘酒,⑥高锰酸钾,⑦二氧化碳,⑧液态的氧.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常用于化学的学习.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 (填序号).
A.需要加热B.需用催化剂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向装置B、C中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 (写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 (填“相同”或“不同”)。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该装置有一不完善的之处是 ,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 _;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若用A和G组装一套气密好的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小得多,原因是二氧化碳____ 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___ ________ (填序号),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 。若装置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从“
”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 (填用途)。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生葡萄糖并放出 (填名称)。
(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 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 (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表示),加热后可看到 的现象。
(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做该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预先装 ,目的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3)实验室检验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