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这说明
①事物与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③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1年1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公报,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自建交以来,中美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之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
B.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
C.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 |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利平外交政策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
B.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C.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 |
D.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
从“利比亚撤侨”到“云商盈江震后救援”,我们看到在危难突发之际,一个国家有没有“国家行动”关系着国家在公民心中的份量;一个国家有没有“国家反应”检验着公民在国家心中的份量。这表明
①公民的一切权益都应得到国家的尊重和保障
②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化解危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公民承担社会责任是获得国家帮助的前提
④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国家应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2011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到国家信访局与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国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是因为
A.信访是公民依法行使提案权和质询权的体现 |
B.信访为公民诉求提供了司法途径和法律保障. |
C.信访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方面 |
D.信访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
“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对2010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的颁奖词。普通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崇高人格和奉献精神,往往会对更多的人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B.优秀人物对社会的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
C.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
D.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