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应对1998年和2008年的亚洲、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代地方发行政府债券、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多方筹集资金。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筹措政府性债务资金558亿元用于灾后重建。截至2010年底,地方各级政府投入教育、医疗、科学文化、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民生方面的债务余额达13753.12亿元,投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工业等领域的债务余额达4016.02亿元,用于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59466.89亿元,占61.86%。这些债务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地方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1)结合材料一,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在各方对地方债充满争议之时,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破冰。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地方政府,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地区政府债券。现阶段,地方政府财力水平不一致,首批试点选择财政还款能力比较强、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地区。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尚未具备较完善的发债条件,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推广。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先试点再推广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潘霞曾表示,城市人才结构技术工人应占主体,但目前我国城市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大学毕业生人数过多,导致找工作难上加难,已经成为政府就业的首要工作。
材料二: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中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非常少。专家认为技术类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但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从劳动者角度看,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然而,进入汽车时代并不意味着就自动拥有了汽车文明。某校高三(1)班几位同学以“汽车时代呼唤汽车文明”为题组成探究小组,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文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同学们了解到,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10年我国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760万辆,超过美国历史上汽车年销售的最高水平,继续排名世界第一。
(1)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迅速增长的经济原因。
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同学们了解到,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地铁公交全天24小时运转
——东京:立体交通严格执法双管齐下
——伦敦:只要进入拥堵区就高收费
——巴黎:优先发展公交,鼓励步行骑车
(2)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同学们还了解到,汽车文明是一种包含全新文明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生活方式。在一些比我们更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经过时间的淘洗,高效有序的交通管理、公平合理的路权分配、推己及人的文明意识、克制谦让的驾车习惯等等,已成为汽车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在我们身边,酒后开车、车不让人、加塞儿、抢道、超速行驶等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总是屡见不鲜。
(3)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构建汽车文明提几点合 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2010年11月13-14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横滨举行,取得一定成果。在全球金融危机恢复的背景下,APEC协调地区经济合作的平台作用更显重要。2010年12月10日,以“中小企业的创造力”为主题的2010APEC中小企业峰会在四川宜宾开幕,这是该会议首次在我国西部地区召开。
(1)简述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作用。
(2)就如何发挥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我国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新疆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做好新疆工作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意义。
(2)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哪些道理?
材料一 2010年7月份以来,国内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以及蔬菜、畜禽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水平逐月攀升,10月份CPI达到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
材料二 针对物价上涨的形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2010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采取发展生产、加大吞吐调节力度、保障市场供应等多种手段,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采取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方式,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第二,针对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政府有关部门经过缜密调查,依法查处了一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的典型案件,维护了市场秩序。第三,必要时行政部门可以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1)你认为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6分)
(2)在材料二中,政府是如何采取措施稳定物价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