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则1′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只能为A |
| B.图中有1与1′、2与2′、3与3′三对同源染色体 |
|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结束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
| D.该细胞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下列关于复制意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DNA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有可能传给子代 |
| B.DNA复制使子代和亲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
| C.DNA复制是子女有许多性状与父母相像的缘故 |
| D.DNA复制出子女的许多性状与其父母性状相像 |
某DNA分子有4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中碱基A∶G∶T∶C = 1∶2∶3∶4,若该DNA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 A.200个 | B.300个 | C.400个 | D.800 |
一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1500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为3∶1,则这个 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的数目为 ( )
| A.2000个 | B.3000个 | C.4000个 | D.8000个 |
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因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的比例是:( )
A.(A+C)/(G+T) B.(G+C)/(A+T)
C.(A+G)/(C+T) D.A/T和G/C
如果用15N、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情形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