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Gutzlaff)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刊前,郭士立在一封信里表达了他的创刊目的:“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以上材料表明了
A.这份报刊专为中国公众服务,具有近代化意义 |
B.这份报刊标志着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开始 |
C.中国近代报刊萌芽于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来的影响 |
D.西方的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 |
农业文明时代,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局限 |
B.高山、大河、海岸、沙漠的阻隔 |
C.沟通技术缺乏 |
D.缺乏横向交流的驱动力 |
互联网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信息知识更为迅速更为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
B.现代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活改变 |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的方式 |
D.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发生变化 |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 B.大众报业 |
C.铁路交通业 | D.轮船航运业 |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