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红眼为伴性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X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雌果蝇X红眼雄果蝇 |
C.杂合红眼雌果蝇X白眼雄果蝇 | D.白眼雌果蝇X白眼雄果蝇 |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
如图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正确的是 ( )。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
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
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 |
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
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 |
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迁入5年后开始的 |
某农场面积为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