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和Z同主族,Y、Z、W同周期,Y的原子半径是所处周期中最大的, W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X与W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8。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 | B.Z一定是金属元素 |
C.非金属性:W﹥X | D.Y与W的最高正价之和为8 |
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则乙可能是
A.Al(OH)3 | B.H2SO4 | C.MgCl2 | D.CuS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1的NaCl溶液中Cl-的数目为0.1NA |
B.16g 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
C.22.4L H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一定为2NA |
D.1molCl2与过量的金属钠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分子式:![]() |
B.Cl-的结构示意图:![]() |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
D.质子数为53 、中子数为78 的碘原子:![]()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能让小学生咬铅笔头,否则会引起铅中毒 |
B.食用碱用于面包加工,可以使面包疏松 |
C.铝合金用作门窗框架,这是利用了合金硬度大的特征 |
D.烧碱和冰醋酸均为电解质 |
美国研究人员将CO和O附着在一种钌催化剂表面,用激光脉冲将其加热到2000K,成功观察到CO与O形成化学键生成CO2的全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属于酸性氧化物 | B.CO与O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放出能量 |
C.钌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 D.CO与O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