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观察能否恢复原色 |
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 |
| B |
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有黄色沉淀出现 |
证明 Ksp(AgI) > Ksp(AgCl) |
| C |
向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稀NaOH溶液,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
| D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红色褪去 |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核反应堆通常使用235U和239Pu作为原料,研究和开发核能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39Pu比235U原子核内多4个中子 |
| B.核反应堆中使用的重水与水互为同位素 |
| C.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
| D.合理使用核能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0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已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为
。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的含量为28.6 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0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B.若用绿矾(FeS04·7H20)(M=278)作还原剂,处理1 L废水,至少需要917.4 g |
| C.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
| D.常温下Ksp[Cr(OH)3]="1" X 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的c(Cr3+)降至1×10-5mol/L,应调溶液的PH=5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
B.NaOH固体可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发现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Na+,可能含K+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Fe(O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电极一定是铁,电解液c可以是CuCl2溶液 |
| B.电解一段时间,b电极附近pH升高 |
| C.溶液中的阴离子向a电极移动 |
| D.在加入苯之前应将电解液c加热煮沸 |
下列有关含铜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盐酸可以洗去铜表面的铜锈 |
| 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适量氧化铜固体,可得到红褐色沉淀 |
| C.0.1 mol/l的CuS04溶液中.Cu2+的微粒数目一定小于O.1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D.在FeS04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溶液中c(Fe2+)不变,说明Ksp(CuS)远小于Ksp(F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