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下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激素甲代表的是              。
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         
(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氨基酸数目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所示:








多肽化合物
催产素
牛加血压素
血管舒缓素
平滑肌舒张素
猪促黑色素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氨基酸数目
9
9
9
10
13
22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不同。
(2)表中③与④或⑤与⑥虽然功能相同,但各具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3)在不知道血管舒张素具体结构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_____个氨基和_____个羧基,这些氨基和羧基位于肽类化合物的哪一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
(4)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有____________种。
(5)假若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考古证实,玉米来源于5000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种野生黍类,这种野生黍类经过人们数千年的培育,发展成为今天数百个品种的玉米,使玉米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黍类和玉米属于两个物种。玉米物种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2)培育过程中,若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一株“大果穗"的突变植株,其自交的后代既有“大果穗" 的植株也有“小果穗"的植株,说明获得的突变植株是
(3)育种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类型
正常株(雌雄同株)
雄株
雌株
基因型
A___B___
aaB___
A___bb或aabb

①育种工作者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为亲本之一与另一亲本进行杂交,子代中正常株:
雄株:雌株=1:1:2,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正常株,育种工作者为尽快获得正常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首先采用法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处理幼苗,经培育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植株。
③玉米的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杂交育种时可免除雌雄同株必须人工去雄的麻烦。若用上述单倍体育种获得的雄株和雌株为亲本,使其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株,则符合育种要求的亲本的基因型为

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为1、2;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2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1号试管中,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
泡产生。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
(2)结果分析:该同学在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3)交流讨论:同学们推测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有三个原因。为了验证推断,在原实验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①: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奎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
方案②: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
方案③:若方案①和方案②现象同时成立,则说明
(4)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需控制等无关变量。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人和动植物患病,但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知识:
I.在研究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进行了体外转化实验,在将提取的S型细菌物质与R型细菌混合后培养时,发现只有加人DNA,R型细胞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请问:如何利用肉眼知道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Ⅱ.麻风杆菌能侵害人,可通过皮肤接触,或由飞沫传播,疾病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如不进行治疗,往往发展至最终死亡。当人体感染麻风杆菌后所进行的免疫“效应阶段"是()

A.淋巴因子→靶细胞 B.效应T细胞→靶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抗体

Ⅲ.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我们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酸。

(1)常用的谷氨酸生产菌种除了谷氨酸棒状杆菌外,还有黄色短杆菌。这些菌种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转运RNA如右图所示,那么对应基因的碱基序列是
(3)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大量死亡,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源于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果蝇是非常小的蝇类,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正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请据图回答。

(1)根据图甲,控制黄身和朱红眼的两个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请说明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原因:
(2)果蝇体内的图甲染色体上所呈现的基因,不一定在后代中全部表达,主要原因是


(3)与图甲相比,图乙发生了
(4)一般情况下,用一对相对性状的真核生物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结果一致,则可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