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题25—1图所示。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 (选填“小”或“大”)得多。
题25—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为了由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
A.重物的质量过大 |
B.重物的体积过小 |
C.电源的电压偏低 |
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
为了用同一个DIS测量电路,不但能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还能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其中被测小灯泡标注有“2.4V、0.3A”,共有四个滑动变阻器供实验中选用,其中:
R1为“5Ω、1W” R2为“10Ω、0.5W”
R3为“10Ω、4W” R4为“40Ω、4W”
(1)为了“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用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测量的数据作出图线。闭合S1后测出的U—I图线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__Ω。
(2)为了“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与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根据图(b)所示,S2处于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_。
(3)如果将小灯泡两端的连接线断开,直接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其电阻,测得的数值为_______Ω。
某实验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B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的速度v1和v2,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置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用不同的重物G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摩擦力不计。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点C,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_________;
③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的质量,重复②的操作。
(2)右侧表格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DE为动能变化量,F是拉力传感器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中的DE3=__________,W3=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为某一个平抛运动实验装置,让小球从斜槽导轨的水平槽口抛出,利用安置在槽口的光电门传感器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利用安置在底板上的碰撞传感器测量小球的飞行时间t0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落地点的水平距离d 由底座上的标尺读出。
(1)(多选题)控制斜槽导轨的水平槽口高度h,让小球从斜槽的不同高度处滚下,以不同的速度冲出水平槽口在空中做平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落地点的水平距离d与初速度v0成正比 |
B.落地点的水平距离d与初速度v0成反比 |
C.飞行时间t0与初速度v0成正比 |
D.飞行时间t0与初速度v0大小无关 |
(2)小球从高为h的水平槽口抛出时初速度v0,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d。如果小球的初速度变为1.25v0,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不变,那么水平槽口的高度应该变为________h。
(1) 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毫米,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____毫米。
(2)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两二极管均可视为理想二极管,R1=R2。a端对b端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B的上图所示。请在图B的下图中作出a端对c点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最少画一个周期)。
一只小灯泡,标有“3V,0.6W”字样.现用图示的器材测量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为l
;电流表内阻为1
,电压表的内阻为l0k
).
(1)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应采用(选填“内接”或“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选填“分压式”或“限流式”);
(2)用笔画线当导线,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成完整的电路(图中有三根导线已经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