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Oxyz坐标系所在的空间中,可能存在匀强电场或匀强磁场,也可能两者都存在或都不存在。现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点电荷沿z轴正方向射入此空间中,发现它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不计重力。以E和B分别表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电场和磁场的分布有可能是( )
A.E=0,B≠0, B的方向与x轴平行,B的大小可任意 |
B.E≠0,B=0, E的方向与z轴平行,E的大小可任意 |
C.E≠0,B≠0, B和E的方向都平行于xy平面,且互相垂直 |
D.E≠0,B≠0, B和E的方向都平行于yz平面,且互相垂直 |
蹦床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儿童喜欢的活动。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可以将青少年儿童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简化: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O点为坐标原点,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平滑曲线,BC是平滑的曲线,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小球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最大速度出现的位置坐标为![]() |
B.小球在C时刻所受弹簧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的两倍 |
C.小球从A时刻到B时刻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的数值大于弹簧弹性势能增加的数值 |
D.小球可以从C时刻所在的位置回到出发点 |
如图所示,A、B为水平放置平行正对金属板,在板中央分别有一小孔M、N,D为理想二极管,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负电荷的带电小球从M、N的正上方的P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恰好能运动至小孔N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仅将A板上移,带电小球仍将恰好运动至小孔N处
B.若仅将B板上移,带电小球将从小孔N穿出
C.若仅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移,带电小球将无法运动至N处
D.断开开关S,从P处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将从小孔N穿出
如图,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两个完成相同的小球,分别穿在轨道Ⅰ和Ⅱ上,沿Ⅰ和Ⅱ从最高点A由静止出发,到达最低点B,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Ek1、△E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A.△Ek1>△Ek2;t1>t2 | B.△Ek1=△Ek2;t1>t2 |
C.△Ek1>△Ek2;t1<t2 | D.△Ek1=△Ek2;t1<t2 |
地球同步卫星是整个人类的稀有资源,全球最多可以同时存在大约120颗同步卫星。如图所示,很多国家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运行,然后在Q点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在P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形轨道3运行。已知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忽略大气对卫星的阻力作用,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从轨道2运行到轨道3的过程中,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B.卫星在轨道3上的P点运行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的P点运行速度 |
C.卫星在轨道2上Q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Q点的加速度 |
D.若在轨道3上的P点开动推动器向卫星运行的正前方喷气,卫星可以重新回到轨道2上 |
如图所示,车内轻绳AB与轻绳BC拴住一小球,轻绳BC水平,两根轻绳可以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发生下列改变,但小球仍处于车内图中所示的位置,则与原来静止状态时比较,正确的答案是:
选项 |
小球、小车状态的变化情况 |
AB绳 |
BC绳 |
A |
保持小车静止,不断增加小球质量 |
拉力变大,最先断裂 |
拉力不变 |
B |
向右匀减速直线运动 |
拉力不变,做负功 |
拉力减小,做正功 |
C |
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 |
拉力变大,做正功 |
拉力不变,不做功 |
D |
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 |
拉力变大,做负功 |
拉力减小,做负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