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A.反射弧发生变化 | B.传出神经受阻 |
C.感受器受到抑制 |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
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要实现细胞中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才行?()
A.1次 B.2次C.3次D.4次
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即发生DNA变性。Tm是DNA的双螺旋有一半发生热变性时相应的温度。下图表示DNA分子中的G-C含量与DNA的Tm之间的关系曲线(EDTA对DNA分子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的Tm值受到G-C含量的影响 |
B.DNA的Tm值受到离子浓度的影响 |
C.双链DNA热变性与解旋酶的催化作用有关 |
D.双链DNA热变性后不改变其中的遗传信息 |
在果蝇精巢内的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a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b期。假如在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之前,用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其中一条染色体,分裂完全后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子细胞是c。则a、b、c分别代表( )
A.5、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
B.5、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不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
C.3、分裂前期、两个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
D.3、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不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
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42% | B.27% | C.26% | D.14% |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证明DNA是“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可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以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而氨基酸、核苷酸、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 |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与细菌共同培养,再作观察并分析 |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1P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