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16年的某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于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了严惩。这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通行于帝国范围内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此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无数个小公司的兴起,改变了延续千年的经济秩序。经济权利不再是与政治相结合的一种特权……告别特权后的公司真正成为财富的创造者。”文中加着重号部分确切的含义是
| A.市场自由盛行 | B.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
| C.工厂制度确立 | D.国家不再干预经济 |
下表为1000—1890年日本、中国和西欧居民达到1万人的城镇人口的百分比
| 年份 |
日本 |
中国 |
西欧 |
| 1000 1500 1820 1890 |
数据不详 2.9 12.3 16.0 |
3.0 3.8 3.8 4.4 |
0.0 6.1 12.3 31.0 |
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乱导致人口流动 B.社会财富的增加
C.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D.经济结构的变化
美国宪法修正案《权利法案》对权利的列举不是采用肯定语式,而是采用否定语式,即不准联邦政府侵犯或剥夺人民这样或那样的权利,而不是说人民拥有这样或那样的权利。这种语式强调的是
| A.维护人民权利 | B.社会契约原则 |
| C.限制政府权力 | D.民主共和体制 |
一位思想家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 A.社会契约论 | B.实行财产集体制 |
| C.君主立宪制 | D.废除财产私有制 |
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的画可以画在圣彼得大教堂、希世廷大教堂以及各个教堂,这说明了
| A.人文主义者试图改变基督教 | B.保持教会纯洁和信仰纯正的必要 |
| C.教会要求增强基督教神圣性 | D.人文主义者用人性来充实基督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