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个。我国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材料二:到1958年洞庭湖面积能变化示意图(图19,阴影部分为洞庭湖)。
(1)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2)湖泊萎缩、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根据所学知识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3)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洋流A的名称是__________,从性质上分它属于__________,西欧典型的__________气候的形成与其有关。
(2)洋流B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其影响下非洲西海岸形成__________气候。
(3)洋流C的名称是__________,洋流D的名称是__________,这两条洋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渔场。
(共18分)读地球经纬网图,图中O为北极点,阴影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线O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OB的经度为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 ,纬度为 ,D点的太阳高度为 ,正午太阳高度为 。
(3)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 和 两条经线。北京时间为 。
(4)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有()
A.华北平原旱情严重 | B.尼罗河水猛涨 |
C.正是考察北极的最佳季节 | 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P地等压线的值为,P地的风向为风;P地所在风带的名称是。
(2)此时可能是(1月、7月),说出判断依据。
(3)简述图中D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阅读所给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以上右图中的裂谷带成因与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峡谷的形成有何不同?(4分)
(2)判断以上左图所示地区当地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说出修建以上右图中的铁路有哪些主要障碍性因素。 (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
材料二:2011年5月24日“中国海岛地区风能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本次会议旨在研究并推动我国海岛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开发优势,其中舟山群岛区域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1)比较杭州湾南、北岸图示期间区域陆地变化的差异,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请选择A、B、C三地中欣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
(3)评价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