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图中虚线为一段晨昏线,此时乙图①河流域昼长夜短,且全球今日与昨日范围的比例正好是1:3(参照丙图),图中A、B之间的距离为1 110千米,B和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据此回答问题。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A.150°E | B.180° | C.30°W | D.0° |
图中C点的夜长是
A.9小时20分 | B.14小时40分 |
C.13小时20分 | D.16小时 |
对乙图所示区域的正确判断是
A.是沟通东亚和北非的航线 |
B.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区 |
C.冬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D.有世界著名渔场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问题。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
B.②低坡度最陡 |
C.③地分布有茶园 |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 B.500米 |
C.550米 | D.600米 |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 B.反气旋 |
C.暖锋 | D.冷锋 |
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年降水量分布图,全市山地占陆城面积的24.9%,丘陵占25.2%,台地占1.5%,谷地占8.1%,平原占40.3%。全市总人口5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完成第问题。该城市的地势是
A.西高东低 | B.西南高,东北低 |
C.东高西低 | D.东北高、西南低 |
该城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递减 |
B.由西向东递减 |
C.平原多,山地少 |
D.由西南部山区向东北部平原呈现递减趋势 |
有关该地农业生产的叙述为
A.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
B.甘蔗种植面积大 |
C.农田中,蔬菜、花卉种植比例大 |
D.农田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
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动态指示前进方向(其正北方为O°,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西方为270°)、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世界时”即0区时间)。据此回答问题。若GPS接收机显示屏上显示225°,则表示前进方向是
A.东北 | B.东南 | C.西南 | D.西北 |
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杭州时,其早期的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21∶50、10∶10,则杭州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能分别是
A.10∶10、21∶50 | B.05∶50、18∶10 |
C.06∶50、17∶10 | D.09∶50、14∶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