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止痛药(如“度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植物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其开张度有多种调节机制,其中的一个调节机制如右图,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C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速率
B.ABA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
C.当SO2浓度过高时,植物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上升
D.CO2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人体内氢随化合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图中的水不是自由水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下图是某种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内的两种生物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功能,②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甲结构上的反应所需的能量是由乙结构上的反应提供的
C.乙结构上的反应所需的氧气可以由甲结构上的反应提供
D.乙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化学反应的膜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在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TP的速率
B.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
C.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D.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下降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T——V与pH成正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