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 草原类型 |
草甸草原 |
典型草原 |
荒漠草原 |
| 植物总种数 |
160 |
100 |
80 |
| 平均种数(种数/米2) |
20 |
18 |
10 |
|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
2000 |
900 |
200 |
|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
25.0 |
19.1 |
78.0 |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
|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下列关于神经冲动传导的叙述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 A.神经冲动在完整反射活动中只沿一个方向传导;神经传导相对来说不易疲劳 |
| B.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只向一个方向传导;感受器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 |
| C.神经冲动的产生与膜内外电位变化有关;低温或高温会影响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传导 |
| 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突触间传导速度快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
|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
|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
|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
B.H2CO3/NaHCO3对血浆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
|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
|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
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不可能有
| A.静脉或淋巴管长时间受压迫 | B.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 |
| C.过敏反应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 D.不大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