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
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小分子物质注人金丝雀体内后,经检测,新生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放射性。注入的物质很可能是( )
A.脱氧核糖核苷酸 | B.脱氧核糖核酸 | C.氨基酸 | D.核糖核酸 |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①核糖核酸 ②糖元 ③胰岛素 ④淀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
A.6 、18 | B.5、 18 | C.5、 17 | D.6 、17 |
下列选项中糖类物质能依次对应的是()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细胞溶胶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 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
C.核糖、葡萄糖、糖元 |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元 |
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形成和三碳糖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A.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
B.都在叶绿体基质中 |
C.前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后者在叶绿体基质中 |
D.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后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