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
化,图3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 ( )
①晋煤外运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3月上旬,一部反映雾霾天气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受到众多人的关注,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气象条件起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地最低月平均气温等温面空间分布图,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下图为某大企业不同生产部门在某城市布局区位指向示意图,图中同心圆由外到里依次是周边县、中心城市和市中心。读图,完成各题。甲、乙、丙对应的部门分别是( )
A.管理和研发部门 核心生成部门次要生成部门 |
B.核心生成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次要生成部门 |
C.管理和研发部门次要生成部门核心生成部门 |
D.次要生成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成部门 |
乙部门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成协作条件和交通 | B.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
C.劳动力素质和信息通达度 | D.原料供应和市场距离 |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各题。对该城市人口增长分析不准确的是( )
A.人口再生产类型现已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率”的阶段 |
B.在2000年后人口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的机械增长 |
C.在经过80年代生育高峰之后,从90年代开始自然增长进入低增长阶段 |
D.哈尔滨城区人口最多时期是1985—1990年之间 |
针对该城市未来5年人口增长情况,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鼓励向国外移民 | B.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
C.推行鼓励生育政策 | D.大力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
2014年12月26日,西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全线开通。这是中国首条穿越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的高速铁路。读图回答各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建的兰新铁路最终未能通过西宁,现在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经过西宁,什么因素的改变得以实现( )
A.气候 | B.地形 |
C.资源 | D.科技 |
不属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带来的影响是( )
A.优化西北省区之间的交流环境 | B.拓宽沿线省区天然气运输通道 |
C.促进沿线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 | D.大大提高出疆通道的运输能力 |
2015年3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绿色化”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的提升——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外,又加入了“绿色化”,这是“四化”变“五化”。“绿色化”在经济领域,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着“经济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据此回答各题。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绿色经济的是( )
A.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 B.向外国出口垃圾 |
C.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 D.大力开发风能资源 |
发展绿色产业有利于( )
①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 ②减少各种废弃物的产生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④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