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嫦娥一号卫星,今年2月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实现了撞击月球的预期目标。回答9-10题。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成功的事实说明

A.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C.客观规律是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
D.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的成功,为探月工程二期卫星的落月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积累了经验。这说明
①科学实验是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
②认识依赖于实践
③感性认识会自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④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在我国,要出现图中的拐点,必须()

A.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当前,一些从事养殖业的经营者,为了促进家禽迅速生长发育,经常使用化学合成的饲料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会在动物体内残留,进而会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经营者的这种做法()
①违背了市场交易诚实信用原则
②侵犯了消费者利益
③能促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这句话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A.必须承认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B.必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C.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D.必须抑制消费,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为此要()
①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②推进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差别
③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④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