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否定是 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 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其实质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0年中央财政重点支出安排和主要财税政策主要有: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保障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支出1561.76亿元,增长45.1%。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增长25.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2%。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安排147.6亿元,增长24%。
(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一:A地区农民收入构成统计表
年份 |
人均收入 |
收入来源 |
|
农业 |
其它 |
||
1978年 |
142.00 |
120.00 |
22.00 |
1990年 |
2000.00 |
1200.00 |
800.00 |
2006年 |
7500.00 |
2500.00 |
5000.00 |
注:其它收入为副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和个体、私营经济收入。
材料二:A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情况统计表
年份 |
国有 |
集体 |
个体 |
私营 |
外资 |
混合所有制 |
1978 |
40﹪ |
60﹪ |
||||
1990 |
32﹪ |
48﹪ |
10﹪ |
5﹪ |
5﹪ |
|
2006 |
25﹪ |
30﹪ |
20﹪ |
10﹪ |
10﹪ |
5﹪ |
材料三:据统计,A地区农户目前拥有资产100万元以上的户数占总户数的1﹪,20万元以上的户数占20﹪,不足5万元的户数占30﹪。
阅读上述材料,请分析说明: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如何看待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
(4)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解决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经济措施。
国家统计局形势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1元,同比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实际增长13.9%。长江三角洲地区十六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66元。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首位,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90.15元。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上述经济现象o
2008年4月,国资委在珠海召开中央企业收入分配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收入分配调控工作,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此前国资委的安排,在中央企业的收入分配改革中,将全面落实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的三项制度改革、完善薪酬福利制度、稳步规范实施股权激励,合理控制收入分配差距,限制过高收入、保持一线员工收入的稳定增长。并初步确定央企负责人年薪增幅7%。
⑴央企负责人的收入方式主要有哪些形式?
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条件下,如何正确看待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近年来,在国内需求的拉动之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钢铁工业投资过热的现象。而我国钢铁工业对海外原材料依赖较大,能源消耗高。2007年我国钢铁工业面临产能大于需求、国内外市场约束逐步增强的环境。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调控钢铁工业的发展。
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钢铁工业投资过热的原因及政府对钢铁工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