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的花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下图:
小麦的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植株④
(1)发育成的植株④称为_____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形成花粉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花粉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对_________(填符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

A.营养 B.激素 C.光照 D.pH)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请根据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1: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和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多达几百种。甲图简要表示不同种类的抗生素(①~⑤)对细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原理。
材料2: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绘制的核糖体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1)甲图中结构P的化学本质是,在基因工程中常可作为发挥重要作用。
(2)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与甲图中①的作用类似,即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抑制细菌(结构)的形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其实质是定向选择导致菌群中增加。
(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抗生素的疗效明显降低。基于对细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研究人员研制出了新型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细菌中的作用机理类似于甲图中(填写数字序号),即通过影响细菌遗传信息表达中的过程,达到杀菌或抑制效果。
(4)欲比较几种新型抗生素针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将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其目的是使细菌落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之后将浸有等量不同抗生素的圆形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判断A~D四种抗生素中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有效。
Ⅱ.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植物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____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左图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___(180°≥α﹥0°、180°≥α≥90°、
90°≥α﹥0°)。
②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同。
③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____(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右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茎的远地侧的是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人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能量流经乙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c



c

(1)请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
(3)图2中的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___ ____;B_____ _____;
C__________。

请分析下列三组与果蝇有关的杂交实验(注:亲本均为纯种):
(1)果蝇的体色遗传:
①正交:P:灰体♀×黑体♂→F1:灰体(♀、♂)→F2灰体(♀、♂)、黑体♀、♂)
②反交:P:灰体♂×黑体♀→F1:灰体(♀、♂)→F2灰体(♀、♂)、黑体(♀、♂)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实验中控制果蝇体色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正交F1雄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控制体色的所有基因中共含有条脱氧核苷酸链,若只让反交的F2中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产生的F3中纯种灰体雌果蝇所占比例为,F3中黑体基因的频率为
(2)果蝇刚毛形状的遗传:
①正交:P:直毛♀×分叉毛♂→F1:直毛(♀、♂)→F2直毛(♀、♂)、分叉毛(♂)
②反交:P:直毛♂×分叉毛♀→F1直毛(♀)、分叉毛(♂)→F2直毛(♀、♂)、分叉毛(♀、♂)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实验中果蝇控制刚毛形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写出其反交中F1雌雄果蝇基因型及交配得到F2表现型(相关基因用D、d表示)。
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
(3)果蝇对高浓度CO2耐受性的遗传:
①正交:P:敏感型♀×耐受型♂→F1:敏感型(♀、♂)→F2:敏感型(♀、♂)
②反交:P:敏感型♂×耐受型♀→F1:耐受型(♀、♂)→F2:耐受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实验中果蝇对高浓度CO2耐受性的遗传方式为,是因为其遗传特点为

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物质E表示
(2)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填序号)过程。
(4)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
(5)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6)将某植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mg/h;30℃时真光合速率为mg/h。

材料一:在临床上,将机体不能合成腺苷脱氨酶(ADA)、缺乏正常的免疫能力的患者,称为先天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该病可用“基因疗法”治疗:首先从患者血液中获得T细胞,在绝对无菌环境里用逆转录病毒把ADA基因转入T细胞,再在体外大量繁殖扩增。然后再将约10亿个这种带有正常基因的T细胞输回患者体内,以后每隔1—2个月再输1次,共输7—8次,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治疗后显著好转。这一成果,标志着人类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材料二: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某种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利用反义RNA技术,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从番茄体细胞中获得指导PG合成的信使RNA,继而以该信使RNA为模板人工合成反义基因并将之导入离体番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新植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反义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反义RNA与细胞原有mRNA(靶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阻止靶mRNA进一步翻译形成PG,从而达到抑制果实成熟的目的。
⑴ 在材料一的基因治疗过程中,用逆转录病毒把ADA基因转入T细胞,逆转录病毒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在基因治疗过程中获取ADA基因常用方法有:
⑵ 以上两组材料中不仅涉及到了基因工程还涉及到了细胞工程,材料一中T细胞在体外大量繁殖扩增,原理是;材料二中离体番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原理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