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镍的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镍行业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
(1)配合物Ni(CO)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固态Ni(CO)4属于 晶体;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2)下图中配合物分子内的作用力有 (填编号)。
A.氢键 | B.离子键 | C.共价键 | D.金属键 E.配位键 |
(3)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
|
①CH2=CH2、 ②CH≡CH、 ③ 、④HCHO等,其中分子属于平面结构的有
(填物质序号),预测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形。现有物质A~I,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已知:A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不溶于水,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E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的其它物质已略去)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X;G
(2)物质H的电子式:;物质J属于哪种晶体类型:。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X(气)+2Y(气)3Z(气),已知加入1 molX和3 molY。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
(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X和6 molY,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为,Y的转化率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X和8 molY,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Z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加入Z的物质的量为。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0.5molX,则需加入mol Y,
mol Z,才能使平衡时Z为0.9 a mol。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位于ⅦA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能说明Z的非金属性比X的金属性强的事实是(举一例)。
(2)W、Y和氢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4的化合物,工业酒精中含有此物质。该化合物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作燃料电池,如图是2004年批量生产的以该物质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则a通入的物质为,B电极反应式为。
(3)电解NaZ水溶液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工业上,用上述反应的阳极产物和Ca(OH)2为原料,制备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298K时,金属钠与Y2气体反应,生成1 mol Na2Y固体时,放出热量414 kJ;生成1 mol Na2Y2固体时,放出热量511 kJ。由Na2Y固体与Y2气体反应生成Na2Y2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
(1)平衡时A与B的转化率之比是。
(2)若同等倍数地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要使A与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a+b)与(c+d)所满足的关系是(a+b)(c+d)(填“>”、“=”、“<”或“没关系”)
(3)设定a=2,b=1,c=3,d=2,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mol、1mol、2mol、1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mol、1mol、2mol,2mol ,C和D的物质的量均为0。则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最大的容器是(填容器序号,下同),B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 K350℃,则该反应是热反应。
(2)下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v(NO2)=2v(O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逆(NO)=2v正(O2)
d.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O2的浓度 d. 选择高效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