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据此,有人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请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对“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进行评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当前我国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问题层层出现:各种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仍然存在,城乡、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全国统一市场远未形成;与国际市场不能有效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不高,国际竞争能力弱;行政权力在许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凌驾于市场之上,市场垄断随处可见,公平竞争很难保证,有些领域仍由政府定价,价格传导不畅,缺失有效竞争;假冒伪劣,非法集资,偷税漏税,走私贩私,虚假广告……不讲信誉,不守规则,无视法纪,市场秩序混乱。
(1)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谈谈如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材料二: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屡屡遇到各种障碍,有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质疑声音,有基于贸易保护主义……但是,重重障碍不能阻挡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机器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有望成为我国经济重要增长点。
材料一:
材料二:表1、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
国家 |
中国 |
日本 |
韩国 |
德国 |
世界平均 |
数量(台) |
23 |
339 |
347 |
250 |
55 |
注:目前国外品牌的机器人在我国市场上占据了90%的份额,以高端工业机器人居多。国产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几乎都依赖进口。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微电子、机械等技术发展较快,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政府加快布局机器人产业。截至2014年6月,我国机器人产业已有420多家小型制造商,已建或拟建的相关产业国(基地)超过30。但有些地方政府干预过多,在尚未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盲目提出建成,全国或区域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政府较多的财政补贴,也促使一些企业纷纷上马机器人项目,存在生产过剩的风险。
(1)有人认为,机器人产业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新兴产业,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因此,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会一帆风顺。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3)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预测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对人类文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武汉,每天不一样”,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重视文化内涵,稳步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开发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演艺、科普教育等旅游休闲项目;开发旅游演艺、购物休闲等产品,力求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的需求。据此,有人认为:“只要是能迎合游客心理、受到游客追捧的文化产品,都应该是我们所倡导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保障游客的文化权益。”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辨析:有人认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因此,哲学就是世界观”。